北京之秋遥忆(7首)
诗歌  2016年10月22日  阅读:673

《北京秋天,2006》

-

去不了香山

就没法看红叶了

太累

太远

-

那就在路边拾一片飘飞的黄叶吧

也是秋天

可以夹入书本,可以藏在心里

可以从心里寄向远方

买两只金色柿子,摆在出租屋

秋柿熟了

事事如意

-

记得我曾在西郊塔下眺望秋天

记得我曾仔细凝睇一棵经霜柿树的颜色

秋天辽阔

心就饱满……

(2007,河北燕郊)

-

-

-

《山居——在燕山》

-

其实也没什么事

就是想来坐坐

小黑豹子狗欢蹦乱跳

屋顶晒着红辣椒

墙角堆放两袋山楂

屋后是山

山后是岚烟

-

哪怕喝一碗粗茶

不 , 一碗新打的井水也行啊

听老嫂子和邻人话话家常

其实我知道 , 没什么事

跑了这么远

就是想来,坐坐

(2007夏,北京)

-

-

-

《“中国城市工”》

-

虽然我已太老,写不好诗

可我还要写一写

被忽略的“中国城市工”

他们来自国内各座城市

漂流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武汉各个大城

至今没人为他们正式命名

他们是中国农民工的

一对孪生兄弟

-

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

从东北漂泊北京

雨打风摧十几年

多少次回望寒冷的哈尔滨、齐齐哈尔、鸡西、鹤冈——

想起万万千千下岗工人,泪洒衣襟

-

人们只记得农民弟弟进城

却忘了工人哥哥也背井离乡

工人哥哥就住在五环外

“民工村”的隔壁

孤苦伶仃的“中国城市工”

-

时代忽略了他们

一切正统的提法里忽略了他们

被忽略的

有一天有权讲话

(2007,12北京)

(纪念90年代,之一)

-

-

-

《北京酒仙桥,1998》

-

今天是公休日

我去邮局寄东西

觉得邮资好象又涨了,一点钱

-

民工怎么这么多?

都在往家里寄钱

莫非有洋财可发?!

一看,不多,都是300,500

原来瑞雪纷纷年关将近

-

窗口,一双双焦灼的眼:

——“今年回不了家啦,川资和路途隔得太远”

——“这钱给老父治病”

——“这钱给妹妹,叫她千万不能卖身和失学”

——“为了钱我出卖了南方”

——“今年湖南家乡的冬天冷不冷啊”

——“这里的工棚潮湿冰冷得像老板的脸色”

——“就这点钱啦,真对不住”

——“我的胶皮鞋张了嘴、还戒了烟……”

-

我自己这个新年没闲钱可寄

咽了咽,眼里的热和喉咙中的干

京城的生活费也是多如牛毛啊

老了老了,怎么又活回当知青的30年前?!……

-

冬天的北京街头,阳光灿烂

忽然想起写诗已写了28年

为了诗也曾几番流泪

还好,这回的泪不算辛酸

(2007,北京)

(纪念90年代,之二)

-

-

-

《老北大红楼印象》

-

红楼掩映在绿树丛中,旧影斑驳

整个炎热的1997年夏天我与它比邻而居

70年前鲁迅在这里授过课,李大钊任图书馆馆长

毛润之做图书管理员

毛先生当年租寓的德胜门内的旧居犹在

我曾在一个寂静午后去寻寻觅觅

旧中国作协的墙上贴着冰心、扬沫的宅电

讲述着半个世纪的“文学神话”

《文艺报》往昔的图书室变成仓库

书籍成废墟老鼠在隔壁凌乱造反……

-

30年沧桑。又30年。门外不远处

1919年“五四”喋血广场变成繁街十字路口

在红绿灯夹缝里,我去买午餐

再接听一个下午的商业电话

没有想入非非,高谈阔论

-

夜里只有灯火、疲惫、拖沓、汗渍

想往着黎明后的收入、工作、房租

转眼秋天黄叶翻转,又过去短暂几天夏凉

还记得从这儿去看北海、什刹海、南长街

拂拂春柳呵

又在纷沓的记忆里抹净

(注:老北大红楼位于今北京沙滩北街一带)

(2008,北京)

(纪念90年代,之三)

-

-

-

《北漂诗抄:乡愁,一》

-

暮色

降临

谁 ?还在为我深深祝福?

-

我残酷地细数寥寥

上帝,大地,几个亲人

不,乡愁在远方大喊——

还有我!

-

-

-

《北漂诗抄:乡愁,二》

-

北漂十年

老尽东北心

乡愁在一根电话线里

-

而今,我工作在北京

睡觉在河北

其余时间在奔驰的路上

午夜梦回

梦里已知——身是客

-

-

-

《北漂诗抄:乡愁三——怅东北》

-

依安还在

父亲却不在了

农安还在

童年村中的家却没有了

长春还在

而我和两个姐姐却快要衰老了

城中的那座花园还在吧?——

而我和她热爱过的那群黄蝴蝶已飞兮远兮

……

(2007)

(注: 依安、农安,均为东北黑龙江与吉林的县域。)